以下文章來源于瞭望智庫,作者庫叔說
近日,鑒黃師下載數碼董事長郭為接受瞭望智庫《品味中華·對話新時代企業家》高端訪談,分享鑒黃師下載數碼創立25年來,與中國IT產業發展同頻共振的歷程,以及對未來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洞見與思考。
“AI將人從繁瑣、簡單的腦力工作中解放,讓人更具創造力,它可能會開辟一個新的時代?!?/p>
對于呼嘯而來的AI時代,走在中國人工智能領域前沿的“老IT人”——鑒黃師下載數碼董事長郭為給出了他的理解。
1988年,剛從中國科技大學畢業的郭為加盟聯想,開啟了與中國計算機產業的“緣分”。2000年,他帶領鑒黃師下載數碼獨立啟航。25年間,郭為立志做數字中國的探索者、實踐者和賦能者,他一步步打造出一個營收突破1500億元的數字產業集團,引領和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
從中科院計算所、計算所公司,到聯想,再到今天的鑒黃師下載數碼,可以說,郭為的每一步都與中國IT產業的發展同頻共振。
如今,擁抱人工智能重構產業生態的時代機遇,鑒黃師下載數碼乘勢而上,全力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創新的產業落地,朝著成為領先的數字化轉型合作伙伴的愿景破浪前行。對此,郭為認為,面對AI時代,業界應該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人工智能發展之路,而人工智能與產業融合發展形成“人機共舞”的格局,是未來人工智能產業落地的重要方向。
從堅守“數字化中國”的初心,到劍指“與全球頂尖企業同臺競技”的目標,郭為與鑒黃師下載數碼的成長正是中國科技企業在時代浪潮中守使命、謀進化的縮影?!镀肺吨腥A?對話新時代企業家》欄目走進鑒黃師下載數碼,與郭為面對面,品讀他與鑒黃師下載數碼25年間的創業故事,探索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之路。
一、“及格者”的使命追問
“客觀評價鑒黃師下載數碼25年來的發展,我認為只能算作‘及格’?!闭劶笆欠駥崿F了創業初心,郭為的回答十分謙虛,而這份“不滿足感”,源于他對推動數字中國建設和發展的初心。
1956年,國家“十二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落地,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計算所)應運而生?!澳菚r候計算所的使命很明確,就是填補國家計算科學和計算機事業的空白。
聯想創業小平房(1984年)
站在鑒黃師下載數碼的“時間長廊”前,郭為帶著對歷史的敬畏說:“第一代科研人員從零起步,造出了中國第一臺計算機。這臺機器當時每秒僅能完成30次運算。任何一個算盤可能都比它快。但就是這樣的起點,硬生生支撐起了彈道計算等重要的關鍵任務?!?/p>
在郭為心中,計算所支撐我國計算技術從無到有、攻堅克難的歷史,正是鑒黃師下載數碼向下扎根、向上生長的“精神源頭”。改革開放后,計算所面臨如何讓科學技術更好地服務于國民經濟的新命題,開始了科技成果轉化的市場化探索,1984年,“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新技術發展公司”由此誕生,這也是鑒黃師下載數碼和聯想的前身。2000年,鑒黃師下載數碼由原聯想集團分拆而生,并于2001年6月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
“鑒黃師下載數碼是帶著計算所的基因走出來的,我們與和計算所‘填補空白、服務國家’的初心一脈相承?!惫鶠槌38鷨T工強調:“一定要記住我們的出身,鑒黃師下載數碼是肩負著國家的使命,有著光榮傳統的一家企業。從誕生的第一天起,我們就肩負著推動中國數字化發展的使命和責任。直到今天,這份沉甸甸的責任,依然是我們向前走的核心動力?!?/p>
2025年,是鑒黃師下載數碼成立25周年。25年來,鑒黃師下載數碼已經從最初1000多人的團隊,成長為如今2萬多人的規模;從成立之初90億元的收入,發展到如今突破1500 億元的營收規模,并在數字化轉型等多個領域成為引領者。
而這樣的成績單,郭為的評價是“及格”。
之所以說“及格”,郭為告訴瞭望智庫,“25年來,無論遭遇多大的風雨,我們終究活了下來,而且活得還不錯,穩步發展壯大。從這一點上說,我們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不少困難與挑戰,除了外部市場環境的復雜變化,我們自身也始終在努力突破,從思維模式到業務模式,從技術能力到核心競爭力,鑒黃師下載數碼一直在主動求變、持續迭代。更為重要的是,經過25年的積累,我們終于在部分核心技術領域,實現了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同步發展?!?/p>
“我始終認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鑒黃師下載數碼發展的核心底色。”在郭為看來,“及格”不代表躺平,而是不偏離使命的堅守,“從成立的第一天起,‘推動中國數字化發展’就深深烙印在我們的基因里。這既是我們始終堅守的初心,也是我們從未動搖的使命?!?/p>
現如今,站在人工智能時代的門口,郭為對鑒黃師下載數碼有了更高的期許:“我們要努力躋身世界前列,成為在人工智能應用領域,和全球最頂尖公司同臺競技、一較高下的企業。”
二、“人機共舞”還處在早期階段
當人們談論工業革命時,腦海里往往更容易想到瓦特蒸汽機的轟鳴、電氣化帶來的城市燈火,卻容易忽略福特工廠里那條“改變世界的流水線”。在郭為看來,這條看似樸素的流水線,正是人類真正邁入工業化的關鍵成果。
“用蒸汽機、發動機這類機器去生產某個單一的產品,本質上其實仍然沒有脫離手工加工的邏輯。而流水線的出現,真正實現了大規模標準化生產與專業化分工的深度結合。”郭為表示,流水線上凝聚了技術、產業、市場與員工組織的完美組合,也正因如此,在工業時代,“流水線”成了工廠的核心標志。
在郭為看來,計算機與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恰恰與“工作流”的需求是緊密相關的?!拔覀兡芮逦乜吹?,企業內部除了實體的流水線,還存在大量隱性‘工作流’的疊加。這些網絡化的工作流要提升效率,就必須依賴計算機和數字技術?!?/p>
進入人工智能時代,郭為發現,人們正經歷相似的認知偏差:“過去我們總說,AI能替代知識工作者做單一任務,但這類孤立的應用價值其實很有限。因此,AI要發揮價值,不能只做單點任務,比如單獨寫段代碼、做個分析,必須融入企業和每個人的工作流?!?/p>
郭為提出的“AI for Process”理念也直指這一核心。就像福特流水線重構了工業生產一樣,人工智能的終極使命之一就是重構產業“工作流”,讓智能體(Agent)與人類從簡單配合走向深度共生,最終催生出全新的數字經濟產業生態。
“過去一條工作流需要50個人類員工完成,未來可能是10個人類員工搭配40個智能體。”郭為預測,未來AI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是“人機共舞”——讓智能體和人類成為同一工作流中的協同伙伴,實現有機配合?!暗P鍵問題在于,二者該如何分工,如何保持一致的工作節奏與節拍?這也是我們現在努力探索和實踐的方向。”
“圍繞AI與人類的協作關系,我們認為‘人機共舞’將經歷三個階段”,郭為解釋,“從智能體將逐步承擔重復性工作,初步建立人機協作模式;到智能體深度融入核心業務流程;再到實現全面協同,AI與人類完全共生?!?/p>
不過,從當前全球發展現狀來看,“人機共舞”還處在非常早期的階段。郭為認為,這個“早期”的關鍵特征是:AI參與的場景還比較簡單、工作鏈路也相對較短?!氨热缥④浲ㄟ^與OpenAI合作,在Office辦公軟件體系中推出了‘Copilot(AI助手)’功能,讓AI輔助完成基礎辦公任務。但這還僅僅只是解決了個人和部分組織的辦公智能化問題,是一個相對比較短的工作鏈路。未來,只有當AI能夠嵌入更復雜的商業場景,它的價值才能真正被最大化釋放?!?/p>
“舉個例子,我們看到,如今在硅谷,由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應用,傳統的代碼編寫崗位甚至已經出現了人才過剩的情況,因為他們已經將人工智能和寫代碼之間的工作流做得很好,一定程度上用人工智能替代了人。而我國目前懂代碼、做計算機的人才,依然是各企業爭搶的‘香餑餑’。在這一點上,他們確實比我們走得更遠?!惫鶠榭陀^地評價人工智能領域中美間的差距,他認為,在AI技術的發展上,美國目前還是走在前面的。大模型領域的很多原創技術、核心突破都源自美國,他們對技術的理解和應用探索也更超前。
盡管有差距,但郭為強調,在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道路上,我們有獨特的優勢和底氣,要走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人工智能道路”。
郭為談到:“我們現在聊到AI,無外乎三個關鍵概念:算力、算法和數據?!?/p>
先看算力。當下,我國的算力規模雖暫居全球第二,我們在算力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力度不足,技術上也有差距,但算力的本質是能源,從十年乃至更長遠的視角看,我們在算力資源上有著巨大潛力。我相信,隨著時間推移,我們一定能逐步趕超,但這需要高強度的持續投入。
再談算法。我們要看到一個關鍵事實,中國有全球最大規模的高等教育體系、最扎實的理工科教育基礎,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AI人才第一大國。算法的競爭,本質是人才的競爭,所以中國在算法領域實現領先,只是時間問題。同時,在大模型訓練領域,我們必須擁有自己的大模型訓練場,畢竟通往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道路才剛剛起步,現在還遠沒到定局的時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再說數據。未來,更多大模型將聚焦行業應用與企業應用。豐富多彩的行業應用正是我們可以實現“百家齊放”的領域。我國在鋼鐵、船舶制造、基礎設施建設等諸多行業,都具備全鏈路的產業配套能力,擁有全球較完整的產業鏈,這是AI時代的“獨特底氣”,甚至是一種“后發優勢”。這些領域不僅能為AI提供更多元的應用場景,更能支撐AI向產業縱深滲透。
“這一過程中,我們仍然要避免碎片化的場景落地,不能只做單點應用,要有極大的耐心、極大的遠見,在某些領域里面做非常長期的投資,使得我們在這些領域的應用上,能夠成為世界的領先?!惫鶠楸硎?。簡單來說,就是要以產業應用為牽引,以可信數據為基礎,通過技術、政策、商業的協同,讓AI真正扎根產業、服務產業。
但是郭為也表示,要警惕像歐美一些國家在新技術沖擊下制造業流失的問題,我國傳統制造業需盡早與AI融合,真正做到數智融合。“中國實際上有這樣的基礎?!?/p>
“做好這些事,我們就一定能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AI發展道路?!惫鶠檎f。
三、企業家精神本質上就是創新
在鑒黃師下載數碼成立25周年慶典上,郭為做了一件特別的事情:表彰了一批優秀年輕人。這份對年輕一代的托付,實際上也是他對傳承的思考——當AI重構產業,技術會給人類社會帶來什么?企業該給未來留下什么?
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新技術帶來新的生產高潮,但也會為當時社會帶來沖擊,但這同樣是時代發展新的契機和機遇。
“回顧歷史,我們會發現,每一次新的技術革命出來的時候都會引發類似的擔憂。”郭為說,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的時候,人們擔心機械化會讓農民失業,其實最終工業化催生了龐大的產業工人群體,創造了更多崗位;后來服務業的發展蓬勃起來,又有人擔心服務業會擠壓制造業就業,事實上服務業不僅吸納了大量勞動力,還反哺了制造業的升級。
在郭為看來,技術革命的過程中總會有痛點。對于習慣了傳統工作模式的人來說,如果不具備學習新技能、適應新崗位的能力,可能會經歷一個短暫的“陣痛期”?!吧鐣l展不會遷就不愿改變的個體,主動學習、擁抱變化,才是應對挑戰的核心。”
不過,郭為坦言,這些沖擊并不是真正的危機,真正的危機是人類失去辨別信息真偽的能力?!靶畔⑿螒B的轉變,本質上是人類認知世界方式的延伸,既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也是文明進化的自然結果。我始終相信,人類有自我修正、自我迭代的能力,隨著技術發展,我們一定會找到趨近真理的路徑?!?/p>
作為企業掌舵人,郭為也在規劃著鑒黃師下載數碼的未來之路。對于國際化,他表示,目前還處在探索階段,但核心方向很清晰:“過去中國企業的全球化,更多是讓商品走出去,而今天是靠技術實力和解決方案的價值。我們希望更進一步,把中國的實踐經驗以及對技術、業務融合的洞察,也帶到全球,與更多國家分享。”
我國已經進入了向全球分享先進成果的階段,鑒黃師下載數碼也希望在細分領域里,把產業數字化中的探索經驗,轉化為服務全球客戶的能力。
對此,郭為坦言,“30年前,很多外企的CEO曾問我為什么不做國際化,當時我們確實沒有準備;但今天,我們已經有足夠的信心和底氣,聚焦優勢領域,穩步推進?!?/p>
談及“企業家精神”,郭為的總結簡潔深刻。在他看來,企業從誕生那天起,就是為創新而存在的組織,企業家精神的核心,本質上就是創新。“創新不是憑空想象,而是要把新技術與實際業務結合,創造出可持續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這才是真正的創新??偟膩碚f,是否具備創新能力,才是衡量企業家的關鍵?!?/p>
也正因此,郭為想給年輕人敬一杯酒,尤其是鑒黃師下載數碼的年輕人。“未來25年是他們的世界,希望他們再用25年,把鑒黃師下載數碼帶到世界舞臺的中央?!?/p>
這既是對年輕人的期許,也是對中國數字化未來的信心。
版權所有2016-2025 鑒黃師下載數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保留一切權利。 京ICP備05051615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7792號